花艺社团的学生制作各种插花作品留存节气之美。
5月21日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。银川市实验小学阅海一小将小满节气融合到各年级的相关课程,让学生们在动脑动手中了解传统文化、激发创新思维。
8时30分,一场六年级学生的成长礼拉开了“小满·二十四节气”学科融合观摩活动的序幕。童声朗诵的二十四节气歌,伴随优美的古典舞,将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。“小满节气是收获的前奏,小得盈满是传统文化的智慧,希望通过这个活动,勉励即将告别童年、进入少年,开始人生崭新阶段的六年级学生,继续拔节生长、获得人生圆满。”银川市实验小学校长遇旻说。
操场上,关于小满节气的多彩体验式活动正在进行。编程社团的学生用3D涂鸦绘画笔制作蝴蝶、蜻蜓、蚱蜢等昆虫;陶艺社团的学生用树叶制作摆件、挂件等;花艺社团的学生将一只只鲜花修剪入瓶,摆成造型;科学社团的学生用手机APP软件识别花草树木,绘制小满节气的自然笔记……在操场的另一边,孩子们将校园菜地里的苦苦菜经过汆烫,调制成凉菜,让老师、家长和同学们品尝。“通过这个活动,我知道了小满时节的野菜,也学到了拌野菜的方法。”五年级学生安庆说。
该校教导处副主任韩瑞娜介绍,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,学校设置了不同活动,比如针对低年级学生,学校推出了体育活动:小满大闯关,即让学生们通过团队合作集齐24个节气的卡片,寓教于乐;针对中高年级学生,则是通过动手传承、动脑创新,让传统文化入脑入心。
教室里,语文课正在上《话小满》;编程课《小满节气之水车浇田》将传统与高科技相连;英语课《The 24 Solar Terms-Grain Full》带给孩子们全新的体验;美术课《阅小满节气簇锦绣花海》上,学生们飞针走线制作关于小满的刺绣作品;健康课《节气饮食》告诉学生不时不食,小满节气的饮食注意事项……
校园里展示着学生们制作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写意画、干花书签、绘画作品、五谷画、蚕茧绘画作品和麦穗作品等,有些是废旧物品的再利用。
“通过将传统文化与创新素养教育融合到学科教育与活动中,使学生增强文化自信、乐享节气之美,深植家国情怀之挚。”阅海一校区教研室主任朱美燕说。(宁夏日报记者 徐佳敏 白茹)